[导读]临近春节,山东青岛、菏泽火车站、汽车站的农民工兄弟个个归心似箭,到处是黑压压的人群。他们挥泪告别朝夕相处的工友,背着行囊,一批批坐上北上南下的火车汽车,再次踏上回乡的路程。相对于城市,吸引他们的是一年没见面的妻儿、父母,还有那融入血液的的儿时故乡梦……
临近春节,山东青岛、菏泽火车站、汽车站的农民工兄弟个个归心似箭,到处是黑压压的人群。他们挥泪告别朝夕相处的工友,背着行囊,一批批坐上北上南下的火车汽车,再次踏上回乡的路程。相对于城市,吸引他们的是一年没见面的妻儿、父母,还有那融入血液的的儿时故乡梦……
全国农民工有2.6亿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为了改善家庭的生活,他们抛妻离子,孤身闯荡,像成群的候鸟一样迁徙。每当春节临近,几乎所有的城市都陷入“半瘫痪”,声势浩大的“春运”给城市服务带来了极大考验。火车、汽车座位票,一票难求,保姆、钟点工、服务员奇缺,众多住在城市里的居民生活感到了明显的不适。为此,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让更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农民市民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有许多具体而关键的问题需要解决,那么,在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农民工有着怎样的诉求?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他们的困境与出路所在何处?为此,记者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农民工问题调查。调查表明,要想彻底解决农民工新市民问题,必须拿出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勇气,首先帮助农民工闯过五关:
第一关:就业关
农民工要成为新市民,必须要先就业。就业,是农民工来到城市的首要目的,也是摆在他们眼前的头号问题。如果没有相对良好的就业机会,农民工就是进了城,在城里也无法生存,也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充分就业是农民工成为新市民的核心内容,是驱动农民工成为新市民的第一动力。
农民工怀揣着梦想外出打工,可他们又不得不面对旧的“农民工生产体制”残酷的现实。农民工从事高强度而简单劳动,微薄的工资待遇,严苛缺少人性的管理,肮脏、恶劣、危险的环境。上班不能说话,厂房除单调机器声之外,没有其他。在高强度生产、低工资待遇的“生产体制”下,他们只被看做是干活的“手”,艰难单调的重复着生产的节奏。农民工缺乏自己的工会组织,有了不满情绪无正常渠道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新生代农民工只能将自己的不满经常诉诸非正常渠道。富士康员工屡屡发生集体维权行动,在不到半年时间连发13起员工坠楼事件,也暴露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诸多问题,这些冲突事件表面上看是反对不公待遇、地域族群矛盾,实则是农民工反歧视,对“农民工体制”不满情绪的爆发,是农民工争取城市公民权之前奏,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农民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城市居民生活须臾难离的依靠。但现行的“农民工生产体制”,与新生代农民工种种诉求,发生着深刻的矛盾和激烈的冲突,新生代农民工越来越以一次次的积极行动,表达对这一体制的抗争,“农民工生产体制”已经难以维系,必须尽快进行深层次改革,调整劳动关系,在工厂中落实农民工的“企业公民”身份,在社区生活中落实农民工的“社区公民”身份。
他们在城市里干的是最累、最苦、最脏、最险的工作,但是他们的收入远不如同工种的城市产业工人。同工不同酬,使新生代农民工始终有一种对城市的排斥感,也是农民工要想成为新市民的障碍之一。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月收入为1747.87元,比城镇企事业职工平均月收入少3018.16元,平均每天工作10小时,平均每周工作6天。在劳动保护方面,进入劳动力市场时间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有13.2%受过工伤,7.1%得过职业病。低工资、低保障、差环境,使得他们在期望与现实间形成强烈反差,也让他们感觉到,城市并不亲近,想要生存下去依然举步维艰。当前企业用工短缺的背后,折射出新生代农民工待遇微薄的尴尬现实。
现在,部分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为借口,以平均低于第三世界的工资水平来支付农民工的劳动报酬,使他们无法在城市中安家生活,漂泊徘徊于城市与农村之间,过着无根无助、家庭分离、父母无人照顾、孩子缺少关爱的没有尊严的生活,政府应该切实履行其社会服务职能,关爱这些农民工,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体面的工作岗位,为农民工融入、扎根城市创造最基础的条件,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城市公民”,分享他们亲手创造的经济发展成果。调查发现,为了生计,农民工每年像候鸟一样迁徙于农村家乡与城市工作地之间,而每一次迁徙经常伴随着工作的转换。一方面,他们需要以在城市中工作获得的工资维持生计;另一方面,他们的家庭生计也同样离不开农村。农民工的家庭收入大约20%来自农村,51.1%的人至少有一个孩子生活在农村,78%的人将工资结余带回农村的家中,他们每人平均一年带回家中9800元。
农民工向往城市,却又不能在城市体面就业,两边漂泊无根。出生于1992年宋文辉说。“家里的地全被征用了,前进之路迷茫,后退之路已经堵上,身陷这种处境之中的我,在身份认同方面出现了严重危机”。他明白,靠农村无力养家,他的资本就是出卖年轻的劳动力。没有了土地,以后回归农村干农活已经不现实了。留在城市,缺乏稳定的工作和各种社会保障,小宋心里也没底。“换过几次工作,现在连保险都没有”。
第二关:买房关
住房是制约农民进城的成为新市民的第二大问题。农民工杨满月认为,“当农民工真的成为一个城市平等的一员的时候,房子才是我真正的归宿和精神家园。受到就业稳定性、经济收入等种种因素制约,在城市买房变为市民,对于大多数人农民工来说依然很遥远。我替城市的美好拼命,却无法享受城市的基本福利”多年来购房按揭、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公积金等政策都与她无关,农民工进城购房,购买力是最大的软肋,为此她呼吁有必要将公积金、购房补贴、办理房贷等方面优惠政策覆盖到农民工身上。
有住房才是新市民,居有其所,才能使新市民落脚生根。但农民工买房缺乏金融支持。农民工小刘说“2004年,我在济南买房子时就遇到难题,因为农村的林木、田地、老宅不属抵押范围,也没有固定收入证明,无法办理商品房贷款,最后借遍亲朋好友,也没有凑到了30多万元的首付款。对于大多数农民工来说,动辄每平方米数千甚至上万元的城市房价,实在难以承受。鼓励农民工进城买房,有关部门必须出台相关鼓励农民工进城买房的优惠政策,如:降低门槛、减免税费、降房贷利息、多渠道抵押贷款等。后来,我又去北上广打工,那里房价太高,买不起房子,城市只能算是暂住地。”小刘话语里有些伤感,他的理想是早日在小城市买上房子,和城里人一样享受社保。谈到在城市“落地扎根”,受访的农民工王艳表示,最大的压力就是住房,而且是难以逾越的难题,房价高限制了农民工落户城镇的意愿,日益增长的高房价,让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只能选择租房或者住集体宿舍。“我在城里打拼的目的,是争取能买到房子,这样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方便很多”。但农民工工作不稳定,即使能挣到首付,贷款也不一定能贷下来。现在,农民进城购房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尚不健全,贷款执行难度较大。在土地流转与农村制度改革未定的背景下,农民有效担保也很难定。
农民工王中介向记者坦言,要想破除农民工在城市买房的障碍,国家必须将农民工全面纳入城市购房优惠体系,对农民工购房在政策上做到一视同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进度,解决农民工进城的保障门槛和心理归属问题。山东曹县将政府帮助农民工来买房提上了日程,曹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鼓励农民进城购房的意见》,他们明确了19项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和外来人员进城购买首套商品住房。曹县王忠想书记坦言,化解房地产库存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挖掘农民工‘新市民’潜力,鼓励农民工进城就业创业,让‘新市民’安心在城镇落户居住。农民工刘永玲表示,如果真的希望未来成为市民的农民工成为买房的主力人群,就必须在户籍制度、在中小城市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交通、环境、配套上着力改进,农民工在一个城市里有住房、就业,子女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跟上,进城买房对他们才有意义和吸引力。
第三关:户籍及公共服务关
新时代农民工是有“梦”的一代,他们在城市生活多年,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与他们的父辈即第一代农民工已大相径庭。他们对城市的认同,要远远大于对农村的认同;他们不愿退回农村,即使回去也做不了合格的农民;他们迫切想融入城市,但又很难逾越横亘在面前的制度之墙。新生代农民工就这样怀揣着青春与梦想,“漂”在城乡边缘。在青岛干劳务的的农民工纪建国告诉笔者:“复杂的户籍问题,带来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缺失,为农民工的城市梦制造了重重障碍。我们创造着城市的繁华,却无法融入这座城市;我们见证着城市的变迁,却发现自己依然身处社会的底层。与父辈一样,我们至今依旧游走在城市与农村的边缘,面临整体收入偏低、工作稳定性差、劳动合同不规范、社会保障水平偏低、职业安全隐患较多等处境。我们大多数人的职业命运,依然是在高强度的低端产业岗位上卖苦力。我们喜欢城市,但低廉的收入,令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只能将大部分的报酬用于个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拿回来不多的工资,扣除生活费、电话费、交通费已所剩无几。对我们来说,难于解决的户籍问题,使我们的心离这座城市很远,怀揣丰满理想的我们,裹挟在时代急促向前的步伐中,陷入无尽的迷茫,我们生活在城市,农民工的户籍身份却使我们在城市上空漂流无法落地扎根。”
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首先要解决农民工户籍市民化问题,加快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步伐。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有多高?据统计,每新增一个城市人口需要增加的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小城市为2万元,中等城市为3万元,大城市为6万元,特大城市为10万元。对这个开支,城市管理者准备好了没有?农民工市民化,政府的财政负担不容忽视。目前,约1.25亿农村户口的孩子,正处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算了一笔账:假设到2020年,中国每年的城镇化率以0.8%到1.0%的速度推进,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超过60%,今后还将有近5亿农民需要实现市民化,需要40万亿元至50万亿元。巨大的财政负担压力下,使个别一线城市对农民工市民化并不热心,甚至多有抵制,他们通过“积分制落户”的办法,吸引进了一大批海归、博士、硕士、学士等高质量人才,却把农民工群体远远堵在了门外。
未来20年,我国仍将有2亿至3亿农民进入城市,这标志着我国从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业大国,这种变化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口百分比的变化,它意味着人们的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将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及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社会管理等社会体制的全面改革。“农民工”变成“新市民”,不仅仅是称谓的改变,而且要建立起全面的对这一群体的公共服务制度,而制度的健全和完善首先从户籍制度开始。现在的趋势是,如果农民工不能在城市里解决身份问题,到40岁以后就要回去。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进城落户,提高“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地位,维护他们的人权和尊严。唯如此,才能使“农民工”真正成为新时期的“新市民”。而现在,个别城市“新生代农民工被城市边缘化,一方面表现在各方面权益受侵害方面,更突出的是,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但无法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务。”“农民工”成为“新市民”,首先要落实他们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权利,从根本上解决新市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推行城乡一体化的户籍改革。以人口居住登记取代户籍管理,实现户籍动态管理,赋予所有居民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彻底消除身份歧视,并从城乡平权上努力让进城的农民一样享有居住、教育、养老等等社会保障。
劳动是光荣的,农民工靠着自己地双手去劳动,把城市建设得美丽如比,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农民工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擦亮“中国制造”的品牌,为中国迈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近几十年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农民工的贡献的人口红利取得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现在和未来。但城市对农民工却是 “经济性接纳,社会性排斥”,这不利于我国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第四关:农村土地权益关
在农村拥有土地,往往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不愿意放弃土地权益,是农民户籍不愿向小城镇迁移的一大理由。农民拥有宅基地,享有集体经济的收益权、分配权,而一旦农民工成为城镇居民,也就失去了这些权利和资源。令部分农民对是否“落户”小城镇心存犹疑的,还有一笔经济账。农村户籍附着着宅基地、承包地、林地和很多补贴,农民不愿意放弃这些利益。农民工徐长卿直言“伴随粮食价格的上升与农民对土地价值的重视,青岛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民,已经不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在农村地区交通状况的改善与新农村建设日益推进的过程中,菏泽等中西部地区的农民,也开始不愿进入当地的小城镇落户了。”
农民工焦杏说,“对于有志于在城市落户的农民,其在农村的宅基地及责任田权益,要最大程度给与保护,只要坚持保障农民既有的农村资产权益,就能减少农民在城镇落户的后顾之忧。农民不愿进城,农村改革停滞也是部分原因。现在农村土地确权流转改革缓慢,农民工急切希望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明晰集体产权归属,完善集体产权权能,促进农村集体产权自由流动,真正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舍不得土地,是现在的农民感受到了城乡利益格局的巨大变化。户籍制度改革不是简单地换一张纸,而意味着平等的身份和平等的待遇,农民工进城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的均等化……。农民放弃农村户口“转战”城市后,其“市民待遇”能否真正实现,才是令部分农民如此纠结的主因。此疑虑并非空穴来风,农民工王凯才呼吁“农民工要慎重转入城市户口”,因为一旦进城,城里人待遇没享受,又丧失了土地权益,就得不偿失。
如何“破题”?记者调查给出的方案是:户口先落,待遇不变。即农村人口到城市落户,在社会保障上仍沿用农民待遇,但要允许农民暂行保留土地的权益,农民仍能保留其在原籍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想退出的则由政府给与相应的补助。农民工吴同美说,“实行农村居民户口迁到城市以后,农村的承包地、宅基地等仍要按照原有相关权属证书上的期限,继续保留。执行这个政策也许有人会觉得不公平,但是,过去农民为新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开国元帅陈毅说,淮海战役是是百万民工用小车推出来的,城市化、工业化农民也付出了太多太多。”农民工姜玉红说,“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不存在公平不公平的问题。虽然有些人会觉得不公平,但只有搁置争议才能改革。至于何时拉平待遇,不同的城市,可以根据各自的财政情况自行决定。”青岛人社局刘大雄认为,“土地制度作为消除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关键点,是各方的利益交汇,单兵突进是不可能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财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干部考核晋升体系,都要进行全方位配套的综合性深层次改革,并将地方政府吸收外来人口为本地居民的比例数量,与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相挂钩,与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挂钩,才有利于破题农民工市民化土地关。”
劳联董事长农民工司令纪德力分析,“进入城市的很多农民都是青壮年劳动力,这部分人能为城市增加财富,并且在未来几十年内,能够向国家缴纳大量的社会保险基金,而不需要从政府领取养老费用,增加了当地城市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的收入,可以用在‘拉平待遇’上。”
第五关:心理和精神需求关
“外来民工禁止入内,违者罚款二百”!位于湖北武汉汉口三金潭小区的一座厕所围墙上,写着这样一段告示语,让过往此地的农民工兄弟姐妹们情何以堪?公交车上,大妈坐了一个座位,一条腿又占了一个座位,而在她旁边,另一位老人坐在地板上。对待农民工,城里人不能有两种态度需要建设城市时,需要干脏活苦活累活时,就想到了他们,请他们帮忙;而一到了共享美好城市的成果时,却又将其一脚踢开。事实上,很多民工自觉比城里人矮一大截,自己干活脏、苦、累,知道干完活后形象“脏乱差”,于是在地铁上、在公交车上,哪怕有座位,他们也蹲着,不为别的,只为他们害怕自己弄脏了座位,害怕城市人“冷漠的眼神”。
农民工李翊君认为,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的标志是心理上的融入,要千方百计化解城市人对农民工心理上的“歧视”。从河南来北京打工四年的李兆新说,“我是一个农民工,常年从事着建筑、修路,霓虹灯工作,没有我们的付出,能有现在城市的发展吗?看看城市的建设,有多少农民工在日夜的劳动,没有我们的劳动城市人住什么?工厂、建筑工地、道路交通、这些行业有我们多少农民工兄弟,我为北京的建设付出过,我骄傲我自豪,我渴望留在城市生活。”
调查显示,60.2%的打工者期待在未来十年成为城市的新市民,12.4%的人不期待,27.3%的人表示“一般”或“不好说”。新生代打工者期待能成为哪座城市的新市民?“家乡附近的大城市”成为首选(33.9%),其次是“家乡附近的中小城市”(27.4%),14.6%的人选择“其他大城市”。仅9.7%的人想“回农村老家”。65.3%的打工者对自己未来十年进入城市有信心。就城市发展而言,这个数量庞大的新生族群是必定要融入城市的,这个融合的过程,既不是一个两个制度改革能解决,也不是一片两片网吧能完成。农民工要成为新市民,需要政治经济上的平等权利,也需要社会生活的尊严与体面。这是个长期过程,需要长期努力。它需要新市民老市民间弥合心理距离,过了心理关,期待城市老市民以开放的心胸接纳新市民,不在歧视新市民。
新生代农民工,农活干不了,又适应了城市生活,他们已经回不去农村。城里无户籍,也无归属感,城市人群对他们的加入仍怀敌意。在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上,他们是漂泊的一大群人。调查显示,现今农民工的主体,大多是80、90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在父辈的足迹之后,城市对他们的态度,是经济接受,社会拒入。每到年节城市用工荒,充分展示了城市对这一群体的依赖性,但从社会性来看,他们仍是被边缘化的,除了户籍壁垒,政治经济福利也与“城市人”天壤之别。对大城市的经济文化消费,只能望而生叹,至于在城市买房安家落户,更是奢望。及至到了年底讨工钱,他们也无力为自己维权。在广东打工的农民工刘西成告诉记者,“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面临许多难以逾越的无形之墙。户籍、就业、福利和保障,还有别人看待他们的眼光,这给他们贴上了一个无形的标签当了工人的农民”,在人们的心理上,他们并不属于城市。
相比于就业、住房、社保上遇到的困难,农民工精神上面临的危机同样不可小视。农民工王洪生说,“我们新时代农民工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是丰富多元的,而城市为其提供的工余生活显得单调。我们租住的周边缺少娱乐设施,在众多的休闲方式中,打扑克、网吧占一、二位。我们的闲暇生活相对单调,精神文化生活质量贫乏。”。据记者对“青岛中韩农民工居住区”精神文化生活的调查,玩牌娱乐的占23.7%,上网吧的占24.5%,看电视、睡觉的占31%,喝酒后逛马路的占9%,读书看报的仅占5.5%。来自曹县农村的建筑工小刘告诉我,“一天工作下来,胳膊、脖子都是酸痛的,回到公棚后就想躺下。城市的繁华与我们没关系,郊区的小网吧成了我们节假日的天堂。”小刘一首题为《寻梦》的“日记”里,我听到了新时代农民工追逐的梦想、渴望的认同的心声:“火车带着农民工不停的行走,人在异乡的岁月随风漂流,乡愁悠悠涌心头,手苍老脸满皱。大口灌着劣质烧酒,十年闯荡带给我道道伤口,娇儿的笑声送来阵阵暖流,默默为爱长守。一轮明月恰似声声问候,思乡之情是一杯浓浓的酒,躺在大厦水泥旁头枕块头,打工者梦里‘融入城市’的人流”。 曹县农民工赵玉珍对记者诉苦说,“背上行囊外出打工,没夜没日地工作,整日想孩子、想老人、想家里的几亩责任田。外边挣钱是多,但花销也多,高企的房价、就业、就医、孩子就学,让我感到迷惘”。
采访时,曹县人社局王局长满怀深情的说“当农民工不再被当成农民工看待,或许才是真正融入城市的时候。”农民工中的坚强者,依赖从父辈那里继承的勤劳,在稍纵即逝的机会面前,规划着自己未来的命运;迷茫者,尽管默默地承受着城市生活的艰辛与局促,却在这里日复一日的生存挣扎中,丢失了彩色的梦。在农民工的青春中,有苦涩、无奈和坚韧,但是,我坚信,在不远的将来,他们一定还会有甘甜。
农民工要成为“新市民”,必须帮农民工解决六个方面的问题:
据统计,全国外出打工的农民工2.6亿人,六成是新生代。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预测,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这意味着未来六年,将有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要使新时代农民工成为城市新市民,除了生活保障外,更需要解决的更深层问题。面对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的各级城市管理者准备好没有?根据记者长时间调查观察,提出如下建议:
一、首先解决农民工进城法律政策层面的问题
农民工经历了从“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从“第一代”到“新生代”、从“暂住”到“居住”的实质性转变,国家相关法律要不断完善和调整。面对全世界迄今最大的人口迁徙,我国应尽快制定适用于农民工的单项法律、条例、地方性法规和行业性、区域性劳动标准,并在国家层面研究制定《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加强对农民工的保护,让2.6亿农民工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新期待。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的服务,从源头上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建立进城就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要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落实最低工资制度,严厉查处拖欠克扣工资、随意延长工时、使用童工和劳动环境恶劣等问题。要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的政策和法律知识教育,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在农民工权益遭受侵害时,有人帮助,有地方去,有问题能得到解决。
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企业的劳动环境、工资待遇、工作时间、社会责任等公众信息进行定期调查和定期披露,以增加企业的透明度,为劳动者选择就业单位提供参考。对模范遵守劳动法规的典型企业加强正面报道,对侵犯农民工权益的不良企业曝光,建立黑名单制度。各级政府要坚持政策引导、改革创新,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建立相应的法律保证制度,保障农民工在入党、提干、晋级、晋职、晋资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一视同仁。
要出台专门法律,引导农民进城、遏制“城市病”以及农村凋敝等现象发生,积极借鉴国外城镇化成功经验,加快立法进程,对农民工农村权益维护、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各级政府工作要作出明确法律规定。
农民工群体差异化很大,有些只是短期在城市灵活就业,有些则长期居住在城市并有相对固定的工作,对于这些差异化群体,政府的服务工作不能“一勺烩”,要制定差异化的农民工政策,增加政策的可操作性,认真推行差异化服务。
对于期望长期居住在城市并有相对固定工作的农民工,要出台政策,让他们买得起房,逐步让他们融为城市“新市民”。短期在城市灵活就业的农民工,要从国家层面出台政策,为他们提供廉价的农民工公寓,解决他们的临时住宿问题,使他们不至于流落街头,睡到大桥下和候车室。要出台法律法规,允许社会资本参与农民工公寓建设。农民工出身的劳联集团董事长纪德力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纪德力在青岛城阳北站的“劳联工友之家”上下两层一共有近20个房间,里边有床、被褥、小柜、脸盆、暖瓶、空调、浴室,免费为农民工提供住宿、娱乐、洗澡、上网、看电视、看电影、象棋、零食、雪糕,直到他们找到工作为止。农民工不仅自己来到这里,还打电话告诉亲朋好友来劳联之家找工作。凡是前来找工作的农民车费一律报销。大厅里沙发上坐满了求职者,工作人员定时到前台发布招聘信息,有工作意愿的求职者可以立即报名。除此之外,这里还免费提供午餐、晚餐、瓜子、花生。
二、解决农民工的就业吃饭问题。
农民在农村拥有土地、林地等承包权,农民在农村时,大田地、房前屋后宅基地种粮种菜就能生活,变为市民后,首先就面临着吃饭问题。因此,农民市民化要以就业为先导,解决了农民的就业吃饭问题,这样农民变市民后才有坚实的生存基础。农民工王震认为,农民工要想成为城市新市民,首先得有活干有饭吃,否则,我们宁愿再到农村打坷垃,也不愿留在城市饿肚子。
产业是基础,解决农民就业是关键。农民就近市民化,要强化产业支撑,各级政府要积极促进稳定就业,使农民 “搬得进、住得起、稳得住、能致富”。在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要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立足地方实际,尽快培育出能聚拢人才、扩大就业的新兴产业,释放充足的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农民工就业。
为促进就业,各级政府要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就业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加强对就业工作的统一协调和宏观管理,将农民进城就业和城镇居民就业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建立就业目标考核体系,研究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统计制度,采用科学的就业和失业统计指标体系。为促进农民工就业,国家财政应设立专项资金,在全国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制度和数据库,建设覆盖乡镇联通城市的农民进城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加强区域合作和城乡合作,促进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要本着就业优先的原则,建立就业援助制度和农民转移就业援助基金制度。
目前,中国经济依然是处在调整结构时期,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核心就是提高农民工、大学生等群体的就业率。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政策降低存款利率,也是想把居民及农民工的存款,释放到房地产等消费领域,从而促进房地产市场及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从而解决因建筑、水泥、钢铁、煤炭、装修、家具、电器等行业不景气而导致的失业问题。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对体力型的劳动力旺盛需求,转变为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要,各级政府要积极落实进城农民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为进城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并建立农民进城就业培训基地,大力开展农民进城劳动技能培训,形成以社区、办事处为主体、区(县)为重点的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体系。要按常住地原则,将外地农村务工人员纳入城市就业服务范围,落实农民工服务经费来源,向外来务工人员免费提供就业服务,鼓励职业技术学校与企业建立农民工培训机制,满足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和长远发展在知识需求。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职业介绍领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规范企业招用工行为。积极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开放城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免费向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
三、改革一切内含于户籍的权利、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
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打破城乡分割的户口管理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体制。以城乡一体化、迁徙自由化为目标和方向,剥离户籍内含的各种权利和福利,打破二元体制下的户籍制度障碍,除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居住证外,取消其他一些不必要的证件,切断户口与利益之间的关联,从根本上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积极稳妥推进农民工城镇落户,把就业、居住、交税、缴纳社保、技术等级作为转为市民条件。把获得城市户口与放弃农村土地权利脱钩,逐步实现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进城农民政治权利、就业求职、权益维护、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方面与城市居民同样对待,使他们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农民工有权享受城镇居民所享有的各种社会福利。
农民工像“水葫芦”一样到处流动,大部分不能在一个企业或地方长久住下去,建议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因人设险、险随人走”的灵活制度,并逐步将一部分农民工纳入统一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缴费不足十五年的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适合进城就业农民的社会保险体系。以农民工较为集中、工伤和职业病风险程度较高的建筑、矿山等行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抓好《工伤保险条例》的落实工作,把进城就业农民纳入强制性工伤保险范围。积极研究确立农民进城就业的社会保险制度基本框架、基本原则和指导性意见,并在农民工输出和输入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试点。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转移社会保险的接续问题。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市民待遇”,将农民纳入居民社保范围,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制度,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发展机会。农民工在化工、建筑、金属冶炼、制鞋等高风险行业就业比较集中,工伤危险较大,一旦发生工伤事故是新生代农民工无力负担的,应将新生代农民工全部纳入现行工伤保险制度,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强制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理顺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工作,逐步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城镇养老保险体系。
积极推进覆盖农民工的城镇保障性住房体制改革,提高农民工住房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将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范围为重点,积极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将低收入住房困难农民工纳入廉租房范围,将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的农民工纳入公共租赁房范围,同时鼓励街道、社会单位和集体将存量房、闲置房改建为适合农民工租住的“阳光公寓”,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农民工公寓,加快蓝领公寓、公租房、廉租房建设速度,尽量满足农民工的住宿需求。加快商圈建设,优化服务配套能力,努力在农民工集聚地引进一批超市、餐饮、文化娱乐配套设施。将农民工纳入当地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农民工参加城市社区选举。
四、解决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
现在,农村村办学校消失,基础教育大都转到镇上,导致农民子弟因就学成本提高而失学,部分农民工子弟随父母来到城市,却不能得到和城里的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学习基础薄弱,父母无暇照顾,陷入迷茫而无助。为此,记者建议将农民工子女上学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根据农民工子女流入的数量、分布和变化趋势,合理规划城市中小学布局,均衡配置教学资源,把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流入地教育经费预算和财政保障范畴,按照学校实际接收人数,预算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足额拨付教育经费,免除农民工子女学杂费,享受相关补助,赋予农民工子女在父母就业地享有参加中考、高考的权利。农民工子弟学校纳入政府管理,大力推进“两个全部纳入”政策,建立外来工子女就学申报制度,指定机构对学龄农民工子女进行登记,坚持经费跟着学生走原则,对外来工子弟采取灵活多样的财政资助方式。
建议按照“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中小学接收为主”的原则,为农民工子女开设就学“绿色通道”,不设任何门槛,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受,且与当地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让每个农民工子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制定以“流入地政府为主、普惠性幼儿园为主”的政策,对生活困难农民工家庭幼儿入园给予补助。要加快工业园区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升级建设,解决入园企业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建立公办学校特别是名校与民工子弟学校结对帮扶制度,抽调公办学校有经验的校长、教导主任和教师到民办学校担任兼职指导员,鼓励各类市民团体、大学生志愿团体到外来工子女学校进行支教和帮扶活动,组织公办学校学生与外来工学生共同活动,拉近外来工子女与普通市民之间的心理距离。禁止一切针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歧视行为,切实保证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促进农民工子女融入学校和城市,关心农民工子女这些城市新市民的成长。
五、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工就近市民化
就近城镇化是指原农村人口近距离迁徙到家乡附近的市镇,依托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城镇均等化。最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民工市民化,就是中国特色的就近城镇化。
农民工进城有效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减轻了农村土地的压力,加快城镇化步伐。但农民进城与否,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导向,就近城镇化工作中,要强化对农民工进城的引导,完善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土地权利实现机制,依法保护农民工在农村的土地权益,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农民进城,以优惠政策引导农民进城,切实维护进城农民原有利益,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加大相关政策调整力度,进一步放宽农民工就近进城落户的门槛,让在就近城市有固定住所的农民工登记为城市居民户口。
就近市民化是统筹中国城乡发展的重要形式,对推进中国特色的农民工市民化意义重大。一方面,让部分农民到中小城镇落户,可以缓解大城市的巨大人口压力,避免了人口过度集聚膨胀带来的巨大社会风险;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地市级城市和县乡城镇的发展。对普通农民来说,大城市生活成本过高,而中小城镇的生活成本则相对较低,更符合其自身的经济状况。农民工朋友就近市民化,其文化和生活习惯的融入比去异地他乡更加顺畅,可减少大规模异地流动的社会代价,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培训和安置,减轻外出务工成本,消除“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就近城镇化工作中,要进一步改革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着力破解发展难题,释放改革红利,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真正进入当地城镇土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以参股、租赁、转让等形式参与开发,提高农村征地补偿标准,逐步实现农村集体土地同权同价参与城镇开发,形成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让农民带着资产进城。
就近城镇化千万不能揠苗助长,“逼农民上楼”,人为的建起一座座“空城”、“鬼城”。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就近就地城镇化本质上是给予农民更多的选择自由,实现城乡之间居住地迁徙和身份转换的自由选择,要尊重农民意愿,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现实需求,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城镇化,绝不能搞“一刀切”。实现就近城镇化我国已有成功范例,像江苏“华西村”、河南“南街村”不仅将工业引入农村,而且将农业生产也纳入现代产业体系,用生产合作社等形式将农业与现代产业接轨、与市场接轨,实现城乡一体化。
国家要在政策、土地和资金等各方面,支持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业和园区的发展,将招工与招商引资同步起来,吸纳进入大城市务工的农民工返乡就业。强化公共服务功能,保障公共服务公平、均衡供给,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资源,抓好城镇污水、垃圾、噪音和环境治理,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小城镇综合功能,培育宜居、宜业、宜商的优良环境,积极做好历史名城、名镇、名村和文化自然遗产的保护,努力提升农村城镇化的品位和内涵。要扑下身子做大做强县域经济、镇域经济,增强民营经济就业吸纳能力,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
六、加强正面教育,塑造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心理认同感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开放,渴望权利的平等、身份的平等、机会的平等、权益的平等,仇恨社会歧视,对人权有着强烈的呼唤,他们维权意识强,经常会对加班费很低的血汗工厂说不,但缺乏对法律定位的根本把握。他们不满足于重复的工作,不希望只是城市的过客。他们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不想吃苦,工作耐受力低。生活背景和教育背景的改变,让新一代打工族更加挑剔。老一代农民工属于生存型农民工,为养家糊口到城市打工,但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和聪明才智普遍高于老一辈,但他们没有老一辈踏实肯干、吃苦耐劳,他们个性张扬、却相对浮躁。部分农民工起点较高,但“眼高手低”,虽然跑遍各大招聘会,依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新生代农民工要想真正融入城市,还得学学老一辈,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才行。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农民工们要改变自己的观念,在挑剔企业之前先给自己定好位,继承上一代打工族吃苦耐劳的精神,从基层做起,积累实践经验,提升职业素质,掌握实际可用的技能,把自己从普通工人提高到企业必需之才。另一方面,农民工要加强学习,注重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磨练意志,珍惜生命,克服心理素质脆弱的一面,不断提高自己的耐受力,适应复杂社会的能力,做一个新时代的新型农民工。
农民工为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半生的心血,他们是城市的缔造者,他们使城市的霓虹灯更加绚丽多彩。但是,由于农民工与城市原居民缺乏互动交流,个别市民把外来农民工看为下等公民,充满歧视和误解。他们既需要农民工进城为他们服务,又埋怨农民工枪了他们的饭碗、造成了城市的拥挤和混乱。农民工和当地居民虽然居住同一社区,但农民工并没有从心理上认同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产生的隔膜,主要来自社区过去管理中的二元化思路,这种管理,客观上加剧了农民工和社区管理者的冲突,增加了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排斥,对此,政府要推出相应政策,帮助农民工心理上的融入城市,探索农民工“关系在企业、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管理模式,为农民工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找到了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农民工参与的三方治理途径。
要构建以社区为载体的农民工服务管理平台,落实政策扎实做好农民工社区就业服务工作,切实保障农民工参与社区自治的权利,健全覆盖农民工的社区服务和管理体系,努力促进农民工逐步向新市民转化。要鼓励有文艺特长的农民工加入社区表演团队,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增强了农民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社区管理部门可考虑引入社会志愿者,从儿童教育方面服务切入,在课业辅导、兴趣小组、亲子教育等方面,以孩子为突破口进入农民工家庭,进而将社区服务拓展到多个方面。通过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实际困难,努力将城市社区建设成为农民工服务和谐模范社区,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
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发挥了十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民工不仅过去、现在、将来,始终都将是中国经济功勋卓著的一支重要力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化解房地产去库存,密集进入中央、国务院及各大媒体的视野,现在国家高层对农民工群体给予了高度关注,正在探索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新市民”的深层次障碍。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必由之路,近期国家鼓点渐密的户籍制度改革,敲开了农民工进入城市的大门,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表明,未来推进城镇化,更多的是推进“人的城镇化”,让新市民共享城市公共服务,真正在城市“安家落户”,我相信,农民工融为城市“新市民”的春天不久就会到来。